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机关党委第九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及教职员工以集中和分散的方式,实时收看了大会直播。
10月21日,第九支部全体党员在涵智楼701会议室召开组织生活,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精神并交流了学习心得,会议由支部书记张轶主持。
张轶谈到,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听完大会报告后,我为我们国家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全面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等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深受鼓舞。作为一名高校的外事工作者、教育者,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胸怀“国之大者”,坚决听党指挥,跟党走,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站位和格局,开阔视野和思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持续思考新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新内涵和新举措,坚持服务国际传播事业,为培养我校“三型一化”国际化人才赋予新的能量,为助力学校国际化办学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刘茜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表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中国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并提出通过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来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面对人类的共同挑战,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团结而不是制造隔阂、推进合作而不是挑起冲突。作为教育领域的外事工作者,定当积极推动国际师生人文交流,教育资源共享、国际科技合作等,让文明的交流互鉴、包容共存成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黄倩表示,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下,中国式现代化定会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在高校从事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兢兢业业,适应国际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让我们的学生能更好地、积极地参与到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中。
何田田说,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更有志气、骨气、底气,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凝聚起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之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谈到,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国等内容,作为学校外事战线的工作者,要肩负使命,有远大理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吃苦耐劳、不断学习,做好本职工作,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杜晓说,大会全面总结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深入分析了目前国际国内形势,提到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讲好中国故事。作为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的一员,深感责无旁贷、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增强历史使命感,认真做好留学生管理工作,做中外交流的使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袁玥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在全面开放的背景下,尤其要注重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为一名国际中文教师,我们除了要在知识上为学生授业解惑,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做出贡献,为提高中国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国际传播影响力尽一份薄力。
最后,张轶对学习情况进行了总结,要求全体党员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立足岗位职责,以实际行动展现党员及教职工团结奋进、齐心协力的精神风貌。大家纷纷表示,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如长风浩荡、催人奋进。作为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窗口,全体党员同志定当积极推动国际师生人文交流,教育资源共享、国际科技合作等,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